
江头中队“骑警+警务室”联动机制在精准打击交通违法行为方面大展身手。
无人机在护学护考、活动安保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学生们参观数字警务室。
进校园宣传交通安全知识。
走访辖区重点企业。
帮助车辆换轮胎。
警娃夏令营受欢迎。
群众用锦旗表示感谢。
(厦门日报 讯)7月15日早上,两场精准执法行动在湖里区钟宅西二里、兴隆路接连上演——湖里交警大队江头中队数字警务室指令路面骑警迅速精准查处两辆逾期未检验轻型货车。高效执法的背后,是江头中队实施“四务四主”助力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的成效显现。
今年来,江头中队以深化主动警务、预防警务为抓手,着力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从线上“智慧小脑”数字警务室与线下“快反力量”骑警的高效协作,到科技赋能的隐患排查;从问需于民的服务升级,到多元共治的宣传引导……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让路面见警率、管事率显著提升,更切实让辖区群众感受到安全与便捷。
数据
2025年上半年,江头中队辖区交通警情同比下降8.54%,事故警情同比下降5.66%,拥堵警情同比下降52%。
立体防控
织密路面安全网
今年来,江头中队线上“智慧小脑”数字警务室与线下“快反力量”骑警协作配合机制在精准违法整治方面大展身手,为警情压降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厦门交警实施“四务四主”(业务主责、勤务主防、队务主训、服务主动)提升建设的试点中队之一,江头中队深入贯彻“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战略部署,率先推行“一室一队”新勤务模式——组建中队数字警务室,设置勤务管理、视频巡查、综合管理三岗,打造中队“智慧小脑”,支撑警力科学调度;组建专业骑警队,立足辖区人流车流变化特点,科学规划“高峰+平峰”、“平时+周末”“白天+夜间”差异化骑警管控勤务,实现从清晨至深夜的连续性警力部署,并更新配备骑警装备、执勤执法装备、安全防护设施,加强立体巡逻防控,实现动中响应、动中处置,保障全天候辖区道路安全。
据介绍,数字警务室作为线上“固定支点”与“中枢大脑”,骑警队作为线下“机动尖刀”与“快反力量”,线上线下高度协同配合,不仅实现了勤务落实标准化、勤务要素可视化、应用系统融合化、服务群众便捷化、单兵装备智能化、勤务模式现代化,更让“警力跟着警情走”,大幅提升路面见警率与管事率。
科技赋能
构建智能交通预警体系
“以前过这个路口总担心有行人突然出现,自从有了升级版的预警提示,心里踏实多了!”经常驾车经过江头一带的市民陈先生说。江头中队精心推动科技赋能,运用科技手段构建智能交通预警体系,有力地夯实了辖区交通安全基础。
此前,江头中队民警在日常工作中发现,辖区部分城中村出入口、无信号灯控制的复杂路口,因道路狭窄、绿化遮挡等问题形成视线盲区,“鬼探头”事故风险突出,而传统静态警示标志易被驾驶人忽略。在中队长吴克的带领下,江头中队通过深入实地调研、多方学习借鉴,主动探索推进智能交通安全预警设施的试点应用,依托道安平台推动在辖区完成2套“看就停”“劝得住”会车智能安全预警设施、5个“信标”人行横道安全预警智能设施的安装应用。
与此同时,江头中队创新融合“骑警+无人机”勤务,拓展无人机交管实战应用场景,在护学护考、活动安保等方面发挥低空警务优势,采取“教育劝导+依法处罚”方式,喊话劝导5300余次,让科技成为交通安全治理的“硬核助力”。
此外,中队还推行“警务室+标准件”模式,主动排查整治隐患,今年来已走访运输企业200余次,辖区重点车辆检验率、审验率均达100%,从源头降低了事故发生概率。
问需于民
主动服务办好百姓身边事
近期,新景天湖广场的居民纷纷为江头中队的举措点赞。原来,中队在日常巡查及警情接处中发现,江头西二路道路较窄、行人及车辆通行需求较大、通行速度不快。通过广泛走访周边新景天湖广场等小区及商户、征求意见,中队联合相关部门推动道路改善治理,将水泥路面升级为柏油路面、双向车道改为由北往南单向通行、增设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隔离护栏,周边居民出行安全感舒适度得到明显提高。
这是江头中队“服务主动”理念的具体实践。中队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导向,积极主动畅通民意渠道,构建统一受理、统一流转、统一督办的民意服务模式,主动加强与属地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及群众的互动,将民情转化为交管治理与服务提升的抓手。截至目前,中队受理各类民意诉求办结及回访满意率均达100%,不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更推动交通安全治理从“单打独斗”向“多元共治”升级。
多元共治
筑牢群众安全意识防线
“红灯亮时要停稳,过马路要走斑马线……”7月16日上午,江头街道祥店社区夏令营的学生们走进江头中队,在民警的带领下参观数字警务室,聆听交通安全知识讲解,参与有奖问答,一场别开生面的体验之旅让孩子们对交通安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江头中队立足共治共管理念,会同属地街道、社区及义务交警等力量,深化警家校联动、网格协同宣教等群防群治措施,通过线上线下进门入户宣教、宣教基地参观学习、执勤劝导等多种形式,开展“请进来”“走出去”各类主题宣传活动160余场次,发送重点驾驶人安全提示短信6万余条,组织150人到宣教基地参观践学,制作发放宣传材料2万余份、受教群众近4万人。
针对“一老一小”、民生服务行业等重点群体,中队还创新执法宣教模式,建立中队宣教室,应用“隔代抚育”宣教模型,对辖区重点对象开展上门精准宣教,劝导电动自行车不文明交通行为,以精准化、场景化宣传,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意识,助力实现辖区事故警情“少发生、不发生”。
特写
暖心服务 显温情
6月11日上午,一名高考考生家长给江头中队送来一幅写着“人民警察为民解忧 心系学子保驾护航”的锦旗。原来,6月8日早上,江头中队指导员戴森遥等驾驶警车,护送该考生家长疾驰 12 公里,帮助考生取回落在家里的准考证,助力其顺利入场。
这样的暖心故事,在江头中队屡见不鲜。3月25日晚,一名3岁小朋友迷路后前来求助,文职警察黄俊杰、林志锋随即进行安抚并准备食物,并通过多方联系找到孩子家长;5 月 1 日上午,辅警刘彬在蔡塘爱琴海商场执勤时捡到一张身份证,第一时间联系失主归还……
江头中队指导员戴森遥表示,中队始终秉持“为民服务”宗旨,建立线上线下快速响应机制,设立群众求助服务专线,畅通求助渠道,优化内部协作流程,主动发现并及时回应群众紧急需求,以一件件小事、一次次救助,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与满意度,用实际行动谱写警民温情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