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警对安保现场制高点进行管控。
(厦门日报 讯)每年,上百场大型活动在厦成功举办。其中,不乏九八投洽会、海峡论坛、金鸡百花电影节等规格高、影响广的“厦门盛会”,在每场精彩圆满的活动背后,贯穿着“安全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以及精细化、智能化、人文化的安保工作思路。
近年来,厦门市各级公安机关结合大型活动安保实际,主动融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格局,提前谋划、周密部署,严格落实各项安保措施,护航重大活动安全顺利举办,为人民群众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近3年来,全市公安机关圆满完成了273项1328场次大型活动安全监督保障任务,实现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无事故,重大活动“零失误、零延迟、零发案、零炒作”的“四零”目标。
精细安保
立法规范 创新机制
自2013年经济特区立法以来,厦门市大型活动安全管理法治化进程再上新台阶。近年来,厦门市围绕《厦门经济特区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出台多份文件,夯实了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基础,让活动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有法可依,进一步强化大型活动安全主体责任,推动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工作向社会化、专业化转变。
“虽然活动安全管理可以参照条例、办法,但每场活动内容不同、参与人群不同,安全风险也有变化,安保方案也需要‘独家定制’。”治安支队第四大队教导员张丰富回忆,去年金鸡百花电影节,厦门公安相关单位先后制作了38份不同的安保总体方案。在他的办公室墙面上,密密麻麻登记着近几个月以来的不同活动,每场活动必先经过风险评估,活动期间安排警力现场监督保障,形成了长效规范管理机制。
在规范管理机制之外,厦门公安顺应市场探索出一条既保障活动安全,又实现精准用警的安保之道。对商业展演活动实施安全许可,公安机关把工作重点放在做好指导监督,针对活动承办方,从活动风险评估、安保组织、证件管理、场地安全等方面细化安全管理;针对社会保安力量,推动有能力、有资质的保安公司加强安检、守卫、搜爆等专业培训和力量储备,充分发挥大型活动管理中社会力量的“主力军”作用。
智慧安保
科技赋能 提升效益
6月2日,“龙腾虎跃”2022海峡两岸赛龙舟活动举行,41支队伍1000余名队员参赛,其间还配套举办两岸游园会、包粽子、抓鸭子、旱地龙舟等活动。2天时间共有2万余人次参加活动。
做好人流管控是大型户外活动安保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近年来,厦门公安持续将科技手段运用到大型活动安保任务中。赛龙舟活动当天,人流量达到5000人时,人流监控平台会预警,提醒现场安保指挥部对龙舟池及周边的人流进行合理管控,减缓或暂停人员入场参观,同时增加观众出口通道,严防活动场地人员超容,消除安全隐患。
厦门公安还持续推动经常性大型活动举办场所改进升级设施设备,例如会展中心配备人脸识别闸机,可实现人员精准验证入场。值得一提的是,会展中心的安检闸机平均两秒就能验明一位观众的身份信息。一场上万人参加的活动,观众不需要过长的排队等待,即可轻松有序入场。安检闸机的配备,有效过滤了安全隐患,从源头确保了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
安全无小事,通过科技赋能,能让市民安全有序地参与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大型活动安保系统汇聚了各类安保资源要素,实现大型活动审批管理信息化,安保、人员、车辆、事件态势实时感知呈现、智能研判,实现活动期间现场安保和圈层管控机制高效运作,切实提升大型活动现场管控、业务协同和指挥处置能力。
人文安保
主动服务 便民利企
活动盛大,安保无痕。在确保活动安全有序的前提下,厦门公安积极改进提升安保形式,把安保融入会务细节,确保活动效果不受影响。
“在入口只需要出示二维码,便可自助打印参展吊牌,几分钟的工夫就通过安检顺利入馆了,十分方便。”时常参展的市民吴女士告诉记者,成熟的活动安保措施,令她感到舒心,参观展会的过程中,她常能遇到巡查的保安、民辅警,遇到困难能够快速得到帮助。
“我们将把工作端口前移到会务统筹环节,与其他部门协同优化引导设施设置、服务点位布置等会务内容。”张丰富举例说,活动核心区的安保措施融入了会务筹备之中。此外,还有优化安检验证流程,提前将安检流程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布。在活动期间,分时分段调整周边交通组织,提高车辆通行效率等,这些显隐互补的勤务模式,使参与活动的市民“无感”安保流程,同时让周边居民生活不受展会影响。
在提升服务参展商质量上,厦门公安也展现了人文安保的魅力。近期即将开展的双赢家居生活用品展览会,在安全审批的阶段,主办方从义乌到厦门布展时未带公司印章。幸而在厦门公安的指导下,通过网上申请渠道,异地盖好章上传到网上申请平台进行安全审批,顺利取得活动安全许可。
据了解,年初受疫情影响,部分展会延期举行。借着这个空当,厦门公安市、区两级治安部门主动上门对会展场地方、策展商提供政策解读、安防提升指导等服务,引导他们利用空档提升安防知识。